索 引 号 | 11370811004320060A/2023-06466 | 发布机构 | 任城区卫生健康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成文日期 | 2023-12-21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济任卫字〔2023〕5号
任城区卫生健康局
关于印发《2023年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卫生健康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卫健委部署要求,进一步做好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经研究制定《2023年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济宁市任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3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3年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两个至上”,围绕“两个根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医疗卫生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有效提升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保持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1.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宣贯活动。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部署纳入各级党组(党委)宣传工作重点,纳入各级党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支部学习重要内容,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强化安全生产宣传引导,利用主要媒体专题专栏等形式,将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纳入各级干部学法用法和综合素质提升内容,不断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素质,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生产、人人参与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2.持续深化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措施。树立“制度不落实就是重大隐患”的理念,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医疗和疾控机构消防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指南》《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指南》等行业标准规范,持续深化落实省委省政府“八抓20条”创新措施,确保落地见效。开展安全生产制度措施学习提升专项行动,加大本系统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督查力度,强化跟踪调度、效果反馈、闭环管理,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各单位生产一线。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3.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区卫生健康局、各镇街卫健办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建立月度、季度、年度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制度,分析研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规律和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措施,着力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4.夯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导推动各单位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严格落实安全诊断、开工第一课、隐患排查治理等制度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督促指导单位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实际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总责,从工作思路、措施办法、支撑保障等方面发力,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按照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定期开展检查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5.落实全员安全责任。要依法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推动逐级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明确责任范围、责任人员和考核标准,并提出结合本职工作主动研究、发现和防范化解本领域风险问题的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定期亲自研究部署、带队深入一线开展检查,督促各部门、各岗位进一步拧紧安全责任阀门,压紧压实责任,落实风险防范举措,确保不发生有影响的事故。
三、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控
6.大力推进消防安全风险防控。要持续推进冬春、夏季火灾防控和电气火灾等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紧盯大型医学装备、后勤电气设备和门诊楼、病房楼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整治电源火源管理、电动自行车停放、彩钢板搭建、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安全疏散等突出问题,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强化日常监管检查巡查,定期分析消防安全形势,强化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做到“三知”“四会”“一联通”(三知:知道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位置,知道安全通道和出口,知道建筑布局和功能;四会:会疏散逃生,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穿戴防护装具,会使用消防器材;一联通:公安消防支队或大中队与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与队员要保持通信联络畅通)。
7.科学管控危险化学品。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储存、使用、运输、操作、废弃处置等环节的管理、监督,建立医疗危化品账册,及时准确地做好入库、领取、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记录,做到账物、帐帐相符,落实专人专管,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安全防护措施。
8.持续加强燃气安全管理。要严格落实燃气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细化完善巡检巡护制度,加强燃气管道、压力表等设施隐患排查整治,提高用气安全管理水平。
9.扎实开展特种设备管理。深化特种设备“双控”机制建设,提升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水平,重点抓好电梯、高压氧舱、液氧储罐、灭菌锅、消毒柜、蒸汽锅炉等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整治,认真做好特种设备的维保和检测工作,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落实。
10.深化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督促放射诊疗机构强化安全意识,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完善个体防护,合理安排轮休,切实保障一线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四、强化重点时期安全风险防控
11.加强重点时期安全防范。强化全国“两会”“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期风险防控,开展隐患排查、督导检查和重点领域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工作调度机制。紧盯重点部位和单位,对不放心的持续盯守包保,采取超常措施,加大风险管控力度。
12.切实加强冬春季火灾防控。开展“多合一”场所隐患治理,重点整治违章搭建、违规操作、违规住人、违规储存使用易燃易爆炸危险品、员工自防自救能力缺失等突出问题,及时清理楼道、走廊、阳台等区域可燃杂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持续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实行消防车通道标识化管理,按标准在消防车通道出入路口和路面及两侧施划醒目标志标线,设置警示标识标牌,加强医院停车场规划建设,建立弹性停车等政策机制。
五、大力推动安全生产依法治理
13.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落实《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医疗卫生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试行)》和《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工作方案》,继续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提升活动,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逐步实现消防安全组织制度规范化、设施设备标识化、操作流程规范化、培训和演练常态化,切实促进单位本质安全。
14.深入推进平安医院建设。督促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强化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的安全防范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加大医疗风险防范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5.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彻底根治重大事故隐患。突出重点和事故易发多发领域,围绕责任和制度落实,重点检查责任不清、管理不严、习惯性违章等问题。突出“两节”“两会”等重点时节,加大监督检查和自查整改力度,对重点单位重点场所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建立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交办单、重要工作提醒函制度,对专项巡查、“四进”督导、明查暗访、执法检查等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典型事故暴露的突出问题,以及需要加快落实的重要工作,及时向其主管部门和单位发出任务交办单、工作提醒函,督促问题整改和工作落实,对未及时整改落实的向区医院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报告。
六、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基础
16.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及队伍建设。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并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一线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区卫生健康局每年至少举办1次安全生产培训班,打牢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17.加快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按照《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分析本地区、本单位和关键环节安全风险,准确把握生产安全的特点和规律,加快推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部门监管高效、单位责任落实的工作格局,实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精准监管、科学预防,构建双重预防长效机制,有效管控生产安全风险,提升安全生产整体监管预控能力。
七、大力加强宣传教育
18.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丰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管理人员系统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效果;加强全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普及消防、疫情防控、应急避险、灾害风险等知识,确保职工受训率达到100%。注重用事故案例警示干部职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19.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开展新《安全生产法》普法宣传,加大法律培训力度,提升全体干部依法行政能力